沈帥青:踢得走TSA 踢不走操練歪風
發布時間: 2015/12/01 08:00
最後更新: 2015/12/01 17:39
要求取消小三TSA的民情,群情洶湧,面對孩子「還我真假期」的呼喊,教育局也要轉口風。
只是踢得走TSA,等同踢走本港的操練文化嗎?讓孩子有快樂童年,家長要做更多。
無論是學界、家長還是學生,近日皆把槍口對準小三TSA,要求教育局將其取消。在前日的立法會公聽會上,有小三學生現身訴苦,訴說無時間打籃球、無時間玩樂,期盼長輩可以改變等,又有小童在場外舉牌「我要放假有得玩」。
在龐大壓力之下,教育局終要改口風,從上月表明拒絕取消小三TSA,認為做法是倒退,至前日改稱若檢討後發現無法改變操練情況,將作重大調整,包括考慮是否取消小三TSA。
小三TSA增添學生壓力,教育局要回應民意,檢討、考慮是否取消,固然必須,但大眾把所有罪名放諸TSA之上,猶如TSA就是孩子無假期、無時間玩的唯一兇手,實亦只是簡化了問題。即使踢走TSA,但與孩子可愉快學習的理想國度,距離仍然甚遠。
事實上,在TSA之前,本來有小六的學能測驗,因被指造成過度操練學生而取消,後來改以作評估之用的TSA代替。
學生滿心以為操練會消失,退休校長梁紀昌便曾指,當時取消學能測驗,家長拍爛手掌。
可是,操練有消失嗎?不但照樣操練新題型,且更是愈推愈早,從小一開始就操練,部分學校又要學生為此回校補課等,偏離原意。
這既因學校害怕成績差會遭教育局算帳,但更與本港根深蒂固的操練文化有關,有評核就要谷成績、不能輸給別人,此文化亦見諸整個教育制度。
讓學生不能休息的操練元兇,不會只是TSA,實際上,到公聽會發言的小學生,就有多次提到功課太多的問題,訴說就算想玩樂1小時也不能。
關注兒童發展聯席在本月中發布的調查就顯示,45%的小學生,每日要做的功課量,多達7至9份,44%的受訪學生稱,每月的默書或測驗,多達6次或以上。
就連家長亦與操練文化脫不了關係。TSA成為一眾家長的戰靶,背後多多少少的原因,在於TSA成績只跟學校有關,不會影響學生升學,卻要學生應考、操練。若成績跟升學或分班有關,恐怕不少本港家長也會爭相加入「戰場」,一起操練孩子!
從小就操練孩子的家長,本港一樣不缺,時間且比小三早得多。為求孩子贏在起跑綫,幼兒班起就要接受各種學術訓練,且為升上名牌小學,小小人兒又要參加各種面試訓練班,孩子早在3、4歲或更早時候,已難有快樂童年。
就算升上小學之後,為求孩子在校內競爭中勝出、為升中鋪路,要孩子學盡十八般武藝、學不同外語的家長,亦不在少數;且還要孩子報讀多個補習班,以超前學習進度,又要參加各樣比賽,贏取有利升學的證書等,孩子在暑假之時,一樣不空閒。種種的壓力,其實未必比TSA來得低!
香港家庭教育學院在2013年的調查指,高達約70%的受訪父母,每周為子女安排逾3小時的補習或興趣班;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在2012年的調查,亦顯示約一半家長擔心子女及不上他人,近半家長要子女每周參加3至4項課餘活動。
家長或也要問一問自己,沒有了小三TSA後,學校要孩子做TSA練習、為TSA補課的時間減少,這些多出來的時間,家長會讓孩子可以自由玩耍、每天運動1小時,還是看不慣其「無所事事」,要他用這些時間多做一本作業、多上一堂補習班?
TSA加添孩子的學習負荷,部分家長更發起罷課抗議,但把這個「敵人」打倒之後,本來就有的各式各樣操練、升學壓力,始終不變。要幫孩子真正減壓、有真假期,在聲討小三TSA之後,家長的角色,其實更多。
撰文 : 沈帥青